本报讯(记者 蒲鸿刚 通讯员 康心情 宫昊岩)“我们老小区也有自己的充电桩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给车子充电了,蛮好!”日前,转塘街道之江家园四区首批32个公共充电桩通电投运,标志着西湖区首个惠民老旧安置房充电桩项目建成投运。
据了解,之江家园四区是西湖区较早建成的大型安置房小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攀升,充电设施不足的矛盾在小区里日益凸显。受限于房产性质及车位产权,小区内部分居民无法报装私人充电桩。
“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前往外部充电站的不便与额外成本,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宜居性,也制约了绿色出行的普及热情。如何安全、便捷地为爱车“续航”?成了摆在居民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这也是西湖区众多老旧安置房小区面临的共性问题。
“我们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村村通、社社通’为目标,将解决充电难作为深化为民服务的新课题,因地制宜打造新能源充电桩,并进行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西湖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年初,西湖供电公司协同转塘街道、社区及物业单位,深入小区精准摸排充电需求,广泛征集安装点位意见,组织专业团队反复勘查场地及供电条件,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为确保长效管理,西湖供电公司还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其他城区学习借鉴成熟经验。经过多方高效协同推进,项目迅速投入建设。
据统计,此次改造新设表箱2个,敷设低压电缆300米,减少用户投资近10万元,确保了项目“供电可靠、接电无忧”,最终32个充电桩如期建成投运。
“这次充电桩项目的成功落地,是西湖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新兴民生需求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西湖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江家园四区的成功试点,为西湖区乃至全市破解同类老旧安置房小区充电难题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湖样本”。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完成辖区内45个小区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摸排工作,其中15个小区已完成现场勘查,2个小区正在协商推进中。”西湖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西湖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与属地街道、社区的协作,精准对接需求,扩大“统建统服”模式覆盖面。根据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公共停车位情况和电力容量、通道等供电条件,西湖供电公司将联动有关部门做好老旧居住区充电桩规划布局,推进符合条件的小区充电桩建设,解决更多居住区充电难题,以此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为绿色出行普及和城市节能减排贡献“西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