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章洁
“外面看起来像个拍照打卡点,这完全不像菜市场,就是一个购物综合体。”一栋全新亮相的民国风大楼让附近居民王大爷十分震惊。崭新的建筑外观彰显独特魅力,干净整洁的市场内,蔬菜肉类分区合理,整齐划一的招牌让人眼前一亮,地面上则是新铺设的砖块,除了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三楼的共享厨房还可以代炒菜……近日,升级后的古荡菜市,重新开门迎客。
古荡菜市建于1996年,位于古荡新村东附近,是杭州人熟悉的老菜场了。自2014年起,市场共经历了多次提升改造,从增加空调、铺地砖,再到装上数字化管理系统,这个最初的“马路菜市场”变身成了城西人爱逛的“生活综合体”。
为了帮助农贸市场“换新颜”,古荡街道积极做好前期工作,自2023年底启动提升改造工作后,古荡菜市于2024年3月25日搬迁至临时过渡点,正式启动古荡菜市提升改造。“整个改造过程很丝滑,搬到临时过渡点也能保持生意不断档,改造好的菜场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我们生意也更有盼头。”一位商户说。
如今的古荡菜市,水产区、蔬菜区、肉类区等分区明确,各类菜品摆放整齐,市场整洁明亮。即使在繁忙时段,地面仍然保持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在肉类区,经营户许丽丽在摊位上给顾客称重、切肉,忙得热火朝天。“现在菜场改造好了,人多,人气旺,根本忙不过来!”许丽丽笑着说道,“我正式接手这个摊位两年了,改造后的摊位费也没有上涨,环境还越来越好,我们做生意的心情都跟着变好了。”
市场不仅有“颜值”,而且“硬核”。每个摊位上,都有一块屏幕清晰显示当日菜品的各类信息,消费者可以在屏幕上查询有关菜品的种类、摊主的健康证、店铺的营业执照等,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市场大屏查看市场当天的食品检测数据和物价信息等。
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安全通行和便利使用,古荡菜市出入口设置了轮椅坡道和坡道扶手,大厅内也增加了无障碍电梯。
“一碗小馄饨,6元,鲜肉馅儿,汤里加入虾皮、榨菜丝、小葱和猪油,简简单单,吃起来却很香。”早上8点多,古荡菜市的早餐一条街人来人往,路过的上班族、刚买好菜的大爷大妈在各个门店窗口买早餐,外卖小哥来取餐,还有不少人走进店里吃一碗小馄饨或是拌面,再搭配锅贴、小笼包,美美地开启新的一天。
除了早餐一条街,改造升级的古荡菜市还将增加了很多新的业态,咖啡店、花店、共富特色摊位等店铺也将陆续入驻古荡菜市,让居民在买菜的同时有了更多新选择。“听说下周还有咖啡店开业,买完菜再来一杯咖啡,这个组合太赞了。”小胡是住在附近的“90后”,对于农贸市场新增加的业态,小胡赞不绝口。
“我们想让这里变成一个让年轻人都愿意来逛的农贸市场。”古荡菜市负责人郁红梅介绍说,“除了花店、咖啡店、餐饮店,升级后我们还打造了‘共享厨房’,想学做菜的年轻人,可以来这里找‘民间厨神’手把手地教你。后续,古荡菜市还将上线‘小程序点餐’,从共享厨房出锅的美食,能送餐上门。”
管理更规范、经营更文明、环境更整洁……如今的古荡菜市,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市场买卖更加红火。接下来,古荡街道将进一步加大农贸市场的精细化管理,从完善硬件设施、规范秩序管理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菜市场“颜值”和“内涵”双提升,让居民逛得更舒心、吃得更放心,让居民的“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