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村”晚唱响西湖 2025年01月10日  

  ■ 记者  刘嘉慧  诸葛曾晓  通讯员  毛珮瑶  何培  刘梦雨  周洁

  红带飘飘,鼓点阵阵,上泗竹马舞不断走位变换阵型,满是喜气洋洋的氛围……日前,在欢乐喜庆的锣鼓声中,2025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秀村(春)晚”正式拉开帷幕,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与龙坞越剧社闪亮登场,带来一出出精彩纷呈的好戏。这是2025年度第一台“村”晚。

  紧接着,留下、北山多个街道“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秀村(春)晚”唱响,居民在一道道文化年夜饭中赏年俗品年味,憧憬新的一年。

  首场“村”晚好戏连连

  “这‘福’字写得真不错,可以给我写一个吗?”“好嘞!”天气虽冷,却冲不散浓浓的年味和村民的热情,驻村艺术家周盛发在活动现场豪情泼墨,在喜庆的红纸上写下一个个“福”字赠送给村民,拿到“红福”的村民都笑脸盈盈,现场一片喜庆的景象。

  开场舞《欢腾竹马》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2025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秀村(春)晚”正式拉开帷幕。紧接着,《何文秀·算命》、《碧玉簪》选段、《祥林嫂》选段等经典折子戏曲目相继上演。婉转的唱腔、悠扬的曲韵、璀璨的服饰,无不绽放独特的光彩。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将戏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世界,观众们掌声雷动,叫好声不断。

  “无戏不成年!”龙门坎村的老戏迷马国英是龙坞戏剧社的一员,本次也以戏曲演员的身份登上了“村”晚的舞台。“《巧送凤冠》是我很爱看的一出戏。之前‘村’晚我都是坐在台下看,今年有专业的越剧老师来教我们,自己也能上台唱戏了,特别激动!”马国英说。

  “本次‘村’晚大部分节目都由龙坞越剧社成员演出,看到他们尽情享受舞台,我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2024年上半年,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创作部副主任杨浩平入驻外桐坞村,开展“越”响龙坞,“乐”享生活——越剧生活与乡村文旅互动项目,通过号召越剧爱好者成立龙坞越剧社,并开展一系列常态化专题培训,培养了一批区域性越剧苗子,这也是本次越剧“村”晚举办的关键。杨浩平说,接下来将继续把越剧文化辐射至周边村落,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育文化”的转变,让当地村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兴冲冲奉命把花送,那顾得,酷暑炎热日当中……”随着曲目《送花楼会》的上演,本次“村”晚也来到了尾声。戏曲古韵,绽放今辉,大家用越剧在“村”晚大舞台上唱响2025,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与期待,年味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达到了高潮。

  “外桐坞村基础条件好、文化氛围佳、群众基础优,所以我们选择将2025年度第一台‘村’晚办在这里。”西湖区文明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村”晚反响热烈,观演文明,未来将持续推广文明观演和文明实践的理念,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科教文创”碰撞“年俗”

  科技、文创、漫画、年俗、文艺……你能想象,一场“村”晚呈现了如此多种元素吗?

  日前,留下街道屏峰社区迎来了留下街道第一场“村”晚活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秀村(春)晚”。活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集多种精彩元素于一体,为居民们呈上了别具风味的“文化年夜饭”。

  当天下午,“‘漫’绘新颜,福至万家”漫展活动拉开了“村”晚的帷幕。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与西湖漫创团成员们带着琳琅满目的佳作,身着典雅的宋代传统服饰现身,他们不仅为居民精心绘制专属漫画肖像,还特别为中老年朋友回溯青春,依据现有模样绘出年轻时的漫像,引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社区“科技村长”卢福纯带来了智能闹钟,凭借“能说会听”的本领,展示着科技融入日常的便捷;布艺班学员展陈了纯手工布艺小包、温馨针织帽子,以细腻匠心传递手工之美;年俗体验区,社区志愿者们提供棉花糖、春卷等传统小吃;平安建设、垃圾分类、文明观赛等公益宣传贯穿集市,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和文明素养……

  傍晚时分,三楼文化礼堂摇身一变成为创“艺”无限、年韵雅集的集市体验天地,这里汇聚了科创与文创碰撞出的璀璨火花,各类新奇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夜幕降临,以“科教文创展新姿,邻里同心共富梦”为主题的屏峰社区第二届村(春)晚展演在特约舞狮表演中震撼开场。晚会上,由西湖漫创团精心打造的社区IP形象——屏小悦、峰小屹重磅亮相。“希望屏小悦如快乐源泉,用笑容为社区注入温馨,而峰小屹则似坚毅山峰,守护社区担当有为。它们将承载社区文化记忆,陪伴居民成长。”西湖漫创团相关负责人说。

  小品、器乐演奏、歌舞、越剧、武术……晚会分为“文韵科创展风华”“党徽闪耀守初心”“民熙善治绘新章”“共富流芳谱新篇”四个篇章,18个节目形式丰富,精彩纷呈。值得一提的是,与社区友好互动三年有余的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们,也为社区居民送来了祝福,为这场本土文化盛宴融入国际风情。

  “我们社区的这场‘村’晚,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科教文创成果的集中展示、邻里情谊的升温纽带、社区发展的奋进号角。”屏峰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居民们可以在欢乐中感受科技力量、领略文创魅力、传承年俗文化,对新的一年充满憧憬。”

  秀出文明幸福新风采

  日前,北山街道开年首场文化盛宴“2025西湖区北山街道上保社区秀村(春)晚”在弥陀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举办。

  “村”晚现场,专业演出团队和社区艺术社团同台,展现出蓬勃朝气的文化活力,描绘出幸福宜居的美好画卷。

  “大黄小子皮儿厚,片片清香小白肉,打一水果!”“我知道!是柚子!”演出开始之前,会场外的市集就已经充满欢声笑语。猜灯谜、送福字、做漆扇等民俗活动满满的都是年味。区文化特派员朱武根携北山书画院的老师们,以笔为媒,以墨传情,一副副“福”字、春联在他们的笔下一一呈现,送给来往的居民、游客,传递对新年的美好期望。

  杭州黄小建雕版艺术工作室的非遗体验区,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居民们都汇聚在摊前想要动手体验一番,在一次次的拓印间,各样的祝福语逐渐显现,也拉近了宋韵文化同居民的距离。

  “宝石社区祝大家金蛇启运、好运连连、蛇行天下、平平安安……”会场内,灯光渐渐暗下,北山街道各社区的年轻干部拍摄的一条充满趣味的“拜年视频”出现在大屏幕上,展现社区工作的平凡瞬间,向辖区居民送上新年祝福。

  演出在舞蹈《时代浪潮》中正式拉开了序幕,伴着节奏动感的音乐,演员们用热情洋溢的舞姿演绎出风华正茂的时代感。随后,越剧、舞蹈、歌曲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新高潮。

  既有专业演员带来的杂技《动感魔方》,也有社区艺术团队带来的非洲鼓、民乐合奏等精彩节目。社区年轻干部张元飞、倪振雷用“漫才”的形式,将基层工作的点滴搬上舞台,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不仅节目好看精彩,迎春氛围也很浓厚,我们看得可开心了!”居民黄阿姨乐呵呵地说。

  众多节目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区文化特派员朱武根的创新表演,将古筝的韵律与书法的力量巧妙融合。在悠扬的琴声中,朱武根现场创作书法作品,蘸墨、提笔、一笔一划都似浑然天成,一幅赞美幸福生活、寓意美好吉祥的春联没一会儿便展现在大家面前。

  “现场即兴创作,这种文化与艺术的结合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朱武根说。书写完毕,现场观众纷纷拿起各自手中的福字与朱武根一同合影留念,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年味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碧绿的湖水荡漾着美丽的梦想……”伴随着歌曲《梦想天堂》,演出落下帷幕。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为每一个节目喝彩,一幕幕精彩的演出定格住幸福的瞬间。

  此次演出以“浙江有礼 首善西湖”为主题,秀出北山街道纵深推进“六六行动”以来的积极变化和向上风貌。如今,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北山徐徐展开,北山街道将继续聚焦精神共富,持续推动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设,让居民走出家门就能品尝文化大餐。